400-023-4588

安博电竞国际贸易市场发布日期:2023-12-30 01:08:53 浏览次数:

  安博电竞国际贸易产生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正是这个数据共享信息快速传播并且文化多元的时代,使得跨国性质的经济贸易活动成为可能。而就经济社会活动的发展来看,经济繁荣依赖于市场,而同时经济的繁荣发展又为人类社会再次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提供可能,为市场带来新的生机。随着人们的思想进步,以及跨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这也将商贸活动搬到了更大的平台上,让多人甚至跨区域跨国的商贸活动的实现成为可能,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国际局势大融合的背景下国际商贸活动的开展存在于更大的国际商贸市场上,这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可能性的同时也携带了巨大的风险,故需要审时度势,结合现代化下商贸经济活动开展平台的特点,以及时展下的新局势,对市场营销战略提出更新的要求。

  1.1国际贸易内涵。国际贸易,就其字面来看指的就是在国际大平台上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其经营活动同传统的贸易活动相比,经营范围由单独的有限制的区域扩展到了世界大平台上,能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看到,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就相当于拥有了更多的顾客,拥有了更多的被世界各地人所了解的可能性。就其贸易内容来看,国际贸易产生于时展多文化融合的背景之下,故其内容被赋予更多形式变化的可能性,可以是实在的货物交易也可以是虚拟的文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交易,这一切的内容及形式的丰富性变化也是国际贸易发展下的新体现。1.2国际贸易特点。只有对国际贸易的特点有了详细地了解,才能根据国际贸易以及市场因素的不同性制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营销战略,故接下来将具体探讨国际贸易的现状环境并分析出其特点。1.2.1复杂性。从国际贸易活动开展的平台及环境来看,经济贸易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将会受到众多的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随着商贸经济活动开始走向国际化舞台,该商贸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将接触到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从商贸对象来看,经济贸易负责对象众多,比如一个商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将经历市场调研、采样、采购、做样品、试用,最后才到最终的大批量投入产出,而在商品制作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下的负责人都是商贸活动所要负责的对象,因此就贸易活动过程中所接触的对象的多样性来看也增加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国际贸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也难免会遇到由经济利益所引发的冲突,因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不同而导致商贸活动的复杂化,这在交易频繁的国际贸易平台上更为常见。同时,国际贸易更多的是进行跨国的往来交易,而不同的国家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文化、习俗的差异,这也要求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需要考虑交易对象其国家习俗理解文化差异性特点,避免因企业文化冲突导致的经济利益损失后果。1.2.2干扰性。国际贸易本身所具有的跨国多元化因素,就决定了该贸易在实际经营活动开展中受国家多方面因素影响制约,国际贸易的经济活动具有跨区域、跨时间、跨文化等特点,而作为影响国家重大决策走向的政治性因素,对贸易经济活动的开展起着严格的控制作用,因为一个好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贸易活动必然要依靠于国家政治的支持,没有什么商业活动可以真正独立于国家进行,故政治性因素对于跨国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起到强烈的干扰性作用,两国的政治性关系决定了两国的贸易往来,这在中美贸易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同时国际贸易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商贸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社会环境的稳定性因素,以及贸易展开过程中与此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自然环境中一些不可抗拒的力量也会对国际贸易活动进行干扰。1.2.3周期长。国际贸易还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这和国际贸易跨国交易拉大了时间以及空间上的跨度有关,从空间维度上来看,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因为存在于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故需要企业在跨区域市场之间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达到经济贸易协商的目的,因此国际贸易活动在扩大贸易空间平台的同时,必将耗费更多的交流沟通成本,从而延长了国际贸易的周期性。从市场进入准则来看,国际贸易是指进入到不同的国际市场所开展的一系列的经济贸易活动,而国际贸易在开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因国家之间差异化的市场准则所引起的矛盾,并且不同区域、国家对于贸易经济所指定的流程也有所不同,每个国家也具有属于自己的贸易经济法,国际贸易在经济活动开展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繁杂多样的审批程序和商贸流程,这也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同时延长了国际贸易的周期性。

  2.1市场营销。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作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MBA、EMBA等经典商管课程均将市场营销作为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块包含在内。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经济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主要是指营销人员针对市场开展经营活动、销售行为的过程。国际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国内营销和国际营销定义的唯一区别在于国际营销活动是在一个以上国家进行的。“在一个以上国家”,表面上看差别很小,却说明了国际营销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2对国际市场营销优势的分析阐述。相较于国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覆盖范围更广,且具有更为显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营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国际市场营销可以帮助企业拓展新的市场。在某个国家中,当一个行业发展到接近饱和,意味着其提升空间已经十分有限,这意味着只有走出国门,对国际市场进行拓展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国外能够为产品生产提供更加优质的条件。如很多国际企业都愿意到政治稳定、人力成本低且消费能力强的国家投资建厂。通过国际市场营销可以依托全球市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如此一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获得快速增长。其次,国际市场营销有利于先进技术和外资的引进。在国际市场营销中,产品外销可以换取外汇,利用外汇则可以从发达国家引入行业相关的先进技术和工具。再次,国际市场营销可以推动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相较而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竞争压力要远远高于国内,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企业在国际营销中必然需要将国际标准引入到企业中,不断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同时对经营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最后,国际市场营销有助于外销市场的保护,并保障原材料的充分供应。有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通常会对进口产品征收较高的关税并设置限额。而若是选择在该国境内建厂,这样不仅方便获得原材料,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现有的外销市场,为市场的拓展奠定基础。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加强,国际市场已被大面积开拓,各国经济贸易活动也开始不再仅限于国内,贸易活动的走出去是时展下的总趋势,也是各国有效开展经贸活动的必然选择。因此,制定同时展变化相联系、适合国际市场生存,有利于经贸活动开展的市场营销战略,积极展开战略研讨工作,从而有效提高本国企业的对外贸易水平,促进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经济贸易的开展。

  4.1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手段。根据国际市场的复杂多变性,以及跨国交易所涉及的地域、人文、法规的差异性,要求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时,根据不同区域国家的差异化特定,制定出针对性强的营销战略手段,已满足区域国家的需求。根据现有的市场营销战略进行分析,制定出精准的战略方案,需要采用“STP市场营销战略”,“STP”中的“S”指的是划分市场,“T”指的是确立目标市场,“P”指的是精准的定位市场。采取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战略,可以快速找到目标细分市场,根据国家差异性需求找到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商品,从而为本企业的跨国营销获取最大的利润。4.2掌握国际贸易实时动态。国际贸易的跨区域大型交易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涉及区域广泛,时间周期更长,而不同国家每天都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政治性、社会性问题,或者是由于自然因素导致的市场环境的变动,故跨国贸易的顺利展开,需要实时监控国际贸易动态走向,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需求,做好贸易活动的前期准备,构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贸易实务结构,以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4.3不断提高商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最主要关注的还是商品的核心价值,质量以及服务。故要求国际贸易活动开展时更加注重提高商品本身质量,而不是靠一味地广告宣传,采用严格的国家标准规范对商品质量的合格性进行把关,同时,需要加强企业的售后服务,一个好的商品其背后必然有一套好的服务支撑,故要求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时做好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后一条龙服务,以快速了解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从而为本企业打下国际品牌好的口碑,促进本企业国际贸易的发展。

  1、解市场概况。一个敏感的市场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就必须能够迅速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最新市场供需情况。因此在我刚把自己定位为出口商的第一时间马上就市场信息栏中了解商品信息。在需求栏中我对比发现进口商对服饰的需求很大,有很大市场。进而到供应商信息栏看,不少供应商生产各类服饰,由于竞争较为激烈,因此有些供应商为了吸引顾客提供了优惠的价格。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利润空间。因此我决定自己的第一笔生意从服饰着手。锁定了目标市场,接下来就是寻找交易对象。

  2、同业务伙伴建立业务关系。 在各个出售服饰的供应商提供的信息中,我认真比较其品质与价格,以及其商品在进口商市场中的需求度,我把目标缩小到我的服装有限公司中的中国男式睡衣。而进口商方面我则开展广铺网,多联系的原则,给很多个进口公司都通过邮件传去本公司的产品介绍单及本公司的合作意向。这样做的结果使我迎来了很多生意伙伴,收到多份询盘以及发盘。

  3、询盘、发盘、还盘、接收。 锁定了交易的供应商,我马上给对方伐#from 最新公务员、大学生国贸,表明了自己的购买意向,以及询问对方的存货情况和真正的交易价格,希望他们向我公司报价。很快就收到明氏服装有限公司回复,列明商品相关情况,明氏有限公司向我公司的报价是每件男式睡衣19元人民币。并请求我公司正式向他公司发盘。时间就是利益,我马上给他公司发出一分正式的发盘,列明我需要的商品规格及数量。这一次交易磋商双方的意见比较一致,因此我的服装有限公司很快就接受了我们发盘。

  双方对价格条款和数量条款都确定,并已经接受了发盘,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订立内销合同。内销合同由出口公司起草同,随后双方签字,达成合意。我随后通过银行把钱汇给对方,出口商很快就把商品注入我公司,这样我有了库存,有了可以和进口商交易的商品。前面也提到进口商对服装的需求较大,因此我的几份针对进口商的询盘很快使我赢来了好几份发盘,所需的数量比我预料中要好,这样我的库存是供不应求,所以在与进口商进行生意的同时我也在着手与供应商再联系补充库存。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3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

  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3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3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安博电竞,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1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1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安博电竞、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3种可以归纳为1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1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0;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1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1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1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3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2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1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2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3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1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1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致,2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2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安博电竞、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4,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1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所谓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被视为服务的进出口,是一种跨境贸易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并加快了生产力发展的步伐,各经济体内部以及经济体和经济体之间的界限逐渐弱化,相互之间的协作和依赖不断加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一种行业能为各行业及各经济体间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生产经营活动的相互协调进行服务,因此服务行业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崛起,并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述定义出发,国际服务贸易有以下五个特点。1.由于服务的无形性,使国际服务贸易的贸易量不能通过海关的关税或统计来直接计算,这直接导致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壁垒几乎全部是非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保护性也更强。2.服务贸易的范围广泛,提供方式多种多样。这就使国际服务贸易的单一监管存在实际上的困难,各国普遍采取的是政府政策、法规的方式监管,而且涉及不同的服务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的政策。3.国际服务贸易的分布区域差异明显。分布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亚洲和北美洲等商品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服务贸易相应也较活跃,而对于非洲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服务贸易仍然占据较小的比重,差异比较明显。而从全球来看,发达国家一直都占据着优势,仍然保持主体地位。这种区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国际服务市场已经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转变,而发达国家也很早就已经进入了服务社会。4.新兴服务贸易领域发达国家更进一步。新兴服务贸易是与现代科技发展联系更紧密的银行、保险、咨询等行业,这些行业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阔,受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也较大,相较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发展更快、更好,从而奠定了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优势地位。5.发达国家极力主张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中国家则多数是被迫加入这一体系。与此同时,各国从本国利益出发,都采取了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致使各国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保留和保护。

  伴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关乎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各贸易参加国政府相继出台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抢占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份额。1.国际贸易蓬勃发展,促使服务市场服务化。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服务市场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转变,电信、金融、保险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国际上,服务贸易还主要集中在以美、英、法、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国际旅游业服务、世界信息网络服务、视听产品与知识产权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正在蓬勃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占各国外汇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各国家的经济也越来越“服务化”,并不断与国际服务市场接轨。2.有利于各国优势竞争,促使服务市场完善化。由于各国经济水平、技术条件和所处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国际服务贸易在本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在国际上服务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也不尽相同安博电竞。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主体,占据着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也意识到了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因此服务业也逐渐成为其国家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低收入国家,虽然在不断发展第三产业,但在国际服务贸易中仍然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各国在国际服务市场上的不断竞争,也加快了国际服务市场完善和发展的步伐。3.冲击贸易壁垒,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基础和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国家,因此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1994年GATS的问世奠定了服务贸易多边自由化的制度与规则框架,各国也相继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与实际的经济政策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削减本国的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但由于涉及国家利益与安全等方面的原因,迄今为止,大部分国家仍然对服务贸易多边自由化有所保留,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完全自由化仍需国际社会的互信和通力合作。

  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向垂直化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在逐渐的增强,各国也逐渐的意识到国际合作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纷纷的加强合作以及加入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多边贸易得到快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格局得到改变,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跨国集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际贸易的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服装和技术成为增长最快的出口产品;但是各国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维护本国利益,仍采取了较多的贸易壁垒方式。总的来说,国际贸易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力量,把握国际贸易的经济发展规律对于促进本国以及世界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劳动力国际间的流动增强。在20世纪80年代初,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流动劳动力只有2000万人,而进入21世纪后,流动劳动力迅速增长至8000多万,而且随着各国对流动劳动力条件的逐步放开,以及对廉价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劳动力的流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条件,流动劳动力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国际劳动力呈现多样化的流动方向。在国际贸易的初级阶段,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往往会有大量闲置劳动力而且需要依靠劳动力的输出获得经济利益,所以,劳动力的流向一般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当今世界,虽然这一总的发展趋势不变,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许多技术性的劳动力也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国际分工的细化,又促使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机构和不同质的劳动力的流动。

  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要求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体力劳动力的需求在降低,对于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都有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统计,参加经合组织的国家受到高等教育的外籍劳动力比例在60%以上。

  根据斯托尔帕定理,某种商品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有着密切关系,当该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其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也会上涨,而非密集使用的要素价格则会下降。劳动力也是商品生产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的波动会引起劳动力价格的波动。而不同来源的商品价格的波动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当商品价格的波动来源于本国的国内外市场供求变化所造成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时,其产生的影响如图1所示。

  跨国公司的知识外溢导致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将本国的较高科学技术在东道主国家进行应用,因而知识外溢作用明显,而先进的生产技术需要高技能的劳动者与之相匹配,故而,跨国公司对东道主国家的投资带动了东道主国家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劳动力工资的差距。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外包与承包业务。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往往会将本国产品生产中较低要求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而主要致力于产品生产中要求较高的环节,故而提高了本国对较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劳动力的工资差距。而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而言,其所承包的业务所要求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本国拥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来完成,故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也在其承包业务中得到扩大。

  国际竞争的影响。竞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话题,而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是国际贸易竞争的焦点。国际贸易中竞争的加剧,必然会致使各国的企业都致力于更高层次的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以便新的生产技术能够得到更快更好地应用实施。故而竞争的演变,促使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增加,也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拉大了劳动者工资的差距。

  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方向。诚然贸易自由化对于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避免的会损害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国家为了有效地平衡收入差距,会采用收入再分配的策略进行收入之间的转移,故而对本国的生产要素产生相应的价格影响,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其价格也会在收入再分配中产生影响。

  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方面来影响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从社会发展的规律来看,短期内提高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回报率,能够促使高技能劳动力获得更高的相对工资收入,故而短期内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会扩大;而从长期来看,教育水平的提供,促使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也增多,另一方面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促使低技能劳动者也逐渐地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高技能劳动者的数量将实现进一步的相对增加,故而,从长期来看,教育对劳动者的工资差距具有缩小的效应。

  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出口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方面在于出口对劳动力就业的直接拉动作用。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产业的发展能够为出口产业获得更多有力的增长机会,会促使该产业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增加。所以,当出口国出口的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则随着出口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增加,从而很好地拉动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如果出口国出口的产品所密切使用的要素是其他要素而非劳动力要素,则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直接拉动作用就不大。另一方面出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放映在其间接拉动作用上。出口国所重点发展的出口产业一般是本国的优势资源产业,随着出口贸易的发展,会促使本国资源向这些优势资源产业流动,从而极大促使该产业产品产量的增加,当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时,长期平均成本的增加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产业部门则会增加该产业的生产,从而增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进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进口对劳动力就业水平的影响不同于出口对劳动力对就业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进口在一定范围内会对进口国的就业率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主要表现在,进口会促使进口国减少该产业的产品产出,从而减少了进口国的该产业的就业机会,从而降低了进口国劳动力的就业水平,而且如果进口的是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则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量,促使了劳动力就业水平的降低。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进口国进口的产品是中间产品则同样的是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同样的通过进口的产品是用于新建企业或者引入投资,则会相应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贸易国的产业结构而体现的。具体来说,出口国的出口产业会随着出口贸易的逐渐发展,而促使该产业部门不断地发展壮大,从而需要更多地劳动力资源,故而有利于这一产业部门劳动力就业量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进口国,则因为进口的发展逐步的减少了对该产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该产业部门的就业量。所以国际贸易会促使贸易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内部调整,促使本国的优势产业部门提供更多地就业机会。

  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除了反映在工资以及就业方面以外,还反映在劳动力的分配结构上。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市场分配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来实现的。

  劳动力需求弹性指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的弹性,它反映了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胡学勤、秦兴方,2004)。国际贸易对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会由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低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减少了发达国家自身对低熟练程度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对发达国家的该类型劳动力形成了一定的替代作用,故而会使发达国家非熟练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向内移动;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直接投资也会对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弹性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会使本国的劳动力需求弹性变大。此外,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增长,会使工人承担的非工资费用增加,而雇主所承担的费用相应的下降会使工人的工资和就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而低熟练劳动力替代性的增强也会增加工人的困境,会使工人所获得的企业盈余更少,工会在其中也难以发挥作用,最终将引起工人工资的进一步削减甚至是失业。

  在我国近年来的对外贸易形势中,我国多处于贸易顺差的有利地位,但是从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上来说,我国目前仍然处在国际贸易分工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取得对外贸易的长足优势。所以要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优化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创新归根到底来自于作为劳动力要素的主观创造性,所以要不断地发挥劳动力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向中高端的结构层次发展,也更加极致的激发我国对外贸易的潜力,在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而且在上述理论中也论证了从长期来看,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回报率的提高会缩小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对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十分有益。诚然我国今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教育体制也应该从根本上克服应试教育体制的弊端,提高教育的手段,将劳动力培养成为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我国要不断的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我国的内部做起,即需要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只有从内部培养出劳动者竞争的忧患意识,让其认识到竞争的重要性,在发展对外贸易时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才能从容不迫的应对,也只有从内部激发出劳动者竞争的潜能,才能在国际贸易中促使劳动者更为主动的把握机会,在对外贸易中主动寻找主动地位,取得对外贸易的发展优势。同时,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也能使劳动者时刻注重自身的完善,在对外贸易中,能够汲取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增强能力,提高竞争技能,谋求长远发展。

  2.冯晓华.国际贸易对中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美国在经历了连续四个季度的负增长后,2009年第三季度转为正增长。对美国经济复苏贡献最大的是国内私人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目前,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仍未完全恢复,以稳定金融市场为主要目标的救市政策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几乎走到极限,大量流动性外溢削弱了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核心通货膨胀率和产能利用率在历史低位徘徊,显示出经济形势仍不乐观,创记录的国债加剧了平衡内外经济的难度。总体来看,2010年实现2.5%~3.0%增长可能性较大,2011年超过3%则有相当难度。

  欧元区2010年实现了正增长并进入复苏期,然而,肇始于希腊并蔓延至爱尔兰的债务危机为欧洲的平稳复苏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尽管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推出750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加强财政纪律和进一步协调财政政策日趋成为共识,但欧洲债务危机扩散的风险依然没有完全消除。欧元区就业形势恶化的势头在2010年得以抑制,但10%的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在欧元区内部,各成员国在复苏速率上的不平衡十分明显,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欧元区经济复苏的稳定性。2010年增长1.7%,欧洲的复苏仍将步履蹒跚。

  新兴经济体的复苏较为强劲,这同发达经济体形成了鲜明对比。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2009年仅为2.5%,预计2010年将达到7.1%,2011年为6.4%。就“金砖四国”而言,巴西2009年为一0.2%,2010年则高达7.5%;俄罗斯2009年为-7.9%,2010年预计增长4.0%,增长幅度极其鲜明;而印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小得多,2009年增长率为5.7%,预计2010年增长9.7%。中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经济增长率在2009年9.2%的基础上,2010年为10.3%。“金砖四国”2011年经济走势总体上是稳中趋缓的,巴、俄、印、中预计增长将分别达到4.1%、4.3%、8.4%和9.6%。这―方面预示着全球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仍将在下一年得以继续;另―方面也表明,“金砖四国”面临的紧迫和基本问题是如何管理通胀预期、如何在全球进入低速且不平衡增长期间转变增长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走出危机步入复苏,国际贸易也踏上了复苏之路。2010年上半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达25%。其中新兴经济体表现尤佳,“金砖四国”的增速均超过30%;而发达经济体中德国出口的表现十分突出。据世贸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贸易实际增长率有望达到13.5%,名义增长率将超过20%。但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前景不乐观,以“货币战争”为标题的贸易战阴云日渐浓厚。上述因素表明,2010年前半期国际贸易高速增长的局面难以持续,2011年国际贸易的增幅难以企及2010年。

  200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从2008年的1.8万亿美元下降到不足1.2万亿美元。尽管在2009年四季度和2010年一季度有所反弹,但二季度环比又出现下滑,幅度高达25%。除了公共投资正逐步退出和私营部门投资似乎仍持观望态度等因素外,各国限制性政策措施的逐步积累也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持续增长投下了阴影。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主要新兴经济体在国际投资流动领域中的角色日趋重要。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上半年,新兴经济体与转型经济体吸收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入的一半左右,同时释放了约1/4的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出,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复苏的主导力量之一。整体上看,201 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势不甚乐观,增长幅度在10%左右的可能性较大。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宗商品价格从2008年4月历史最高点一度下降近40%,但到2010tlz9月又大致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油价经历暴跌之后缓慢上升,金属和农业初级产品价格2010年9月已恢复至2007年的水平。价格反弹最明显的是食品和饮料,其价格水平正接近甚至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近期价格走势的差异,体现了不同产品或不同市场的供需特点与结构差异。食品、饮料和农业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供给方面。恶劣的气候势必导致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农业大国和地区农作物歉收,使市场调低产量预期,进而推高价格。而矿产及金属价格走强则主要受需求方面因素的影响。2010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较快,由于其增长严重依赖基础设施投资,对于金属及金属矿、尤其是钢铁和铁矿石的需求相应迅速增长。在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计价结算的时代,2010年11月以来美国不断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全球美元流动性泛滥,这种扩大流动性的方式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扬。

  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两种基本力量的角逐: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的态势在需求层面不足以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另一方面,美欧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在不断地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送动力。关键在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的强度及由此决定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一旦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发达经济体便会实施退出政策,流动性因此会受到抑制,来自流动性的价格上涨动力便会衰减。但是,伴随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将扩大。因此,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在2010年水平上有所上扬后,大致会稳定在接近历史最高的水平上,其间出现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也是完全可能的。至于石油价格,每桶在80~110美元之间的可能性会大些。全球治理在金融监管领域取得进展

  2010年全球经济与金融治理方面最值得关注的事件,当数《巴塞尔协议三》的出台。在11月召开的二十国首尔峰会上,《巴塞尔协议三》得到大体认可,一并获得通过的还有有关资本流动性和全球金融机构的国际标准和原则,使全球金融监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预示着人类朝着建立更加稳定、健全的金融体系迈进了一步。

  与此同时,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份额与投票权的增加幅度达6%。经过调整,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由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3.65%升至6.07%,成为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投票权拥有国。虽然这一调整并未动摇美国和欧盟在其决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变化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来的改革以及其他全球治理机构决策程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国际贸易领域的全球治理则乏善可陈,主要表现在历时9年的多哈回合谈判仍在原地踏步。

  在市场准入的技术与服务贸易种类中,技术与服务作为商品参与国际贸易,具有两种不同的竞争特点。技术与服务的国际贸易,不同于实物商品的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组织将服务行业划分为以下种类: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其相关的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环境,金融,卫生及社会服务,旅游及旅行相关的服务,娱乐文化及体育,交通及其他服务。服务作为一种无形商品,其商品形式就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各种服务。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无形商品进入国际市场进行贸易,主要商品是科学技术发明的使用权力。除了受知识产权法保护已届期满转为有益于全世界人民生活的公有知识以外,大部分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属于私有权利,受法律保护。因此不论是有形商品还是无形商品,都有其归属的性质,都受法律保护。

  服务贸易是以提供服务产品为主,服务是商品,服务的买方即是终端顾客,卖方要使其服务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必须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以买方可以直接消费该服务为原则。从卖方提供服务到买方付款消费使用该项服务这个程序的完成即为交易完成。服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竞争的主要特色是一整套的服务程序为一个完整的产品,不能像有形商品那样像零件一样被拆分。有形商品的贸易可以单独交易某种零部件、某种产品原料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如汽车制造要从不同的商家购买不同的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汽车以后才能出售给终端顾客。而技术贸易是以提供科学技术的使用权力为原则。技术的购买方得到技术以后,不能直接作为商品进行消费。技术的购买方不是该项商品的终端顾客,必须再进行投资设备,利用所购买的科学技术来生产某种商品后提供给终端顾客进行消费。从物流的角度上分析这些服务产品,服务贸易就是两个环节:服务的供方和终端顾客即服务的消费方。其中,服务作为产品是这两个环节的媒介。技术贸易在整个物流链中有以下环节:技术的供方,技术的受方和终端顾客即市场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的受方必须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一个生产要素以后,才能使商品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因此,服务贸易过程中,服务是商品,服务的买方是终端顾客;在技术贸易过程中,技术是商品,技术的买方不是终端顾客。

  技术与服务贸易的定价方式也不同。服务作为商品同有形商品一样,可以有单价形式。技术作为商品没有单价,只有单独的价格。假如我们拥有一项技术准备出售,该如何对这宗交易进行定价?可想而知,这项技术的价格没有统一的参考价格,因为技术作为商品的价值主要在于科学技术创新的独一无二性质。技术的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买方的技术水平,经营规模,该项技术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对未来市场份额的预测,而不是像有形商品一样其价格构成是产品的成本加上预期利润。世界上没有技术开发商会开发两项以上性能完全相同的技术供人挑选。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不允许仿冒他人的科学技术,不允许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因此,在国际技术贸易中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商业价值都是因买家而异的。服务作为一种无形的商品,这种商品的贸易可以是规模交易,也可以是单件交易,如购买飞机票享受旅行服务。服务的供方所提供的商品本身是系统完整的消费品,服务产品允许市场竞争,但是要符合市场规律,因此服务产品的价格定位一般都有一个规范的价格范围。

  技术与服务作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决定其顾客满意度的因素也有不同的特点。技术与服务作为商品在消费需求中处于较高的消费层次。消费者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后,将消费提高到满足心理的商品需求方面。消费者对于服务商品的顾客满意度也不同于物质商品的顾客满意特点。一张在市场上发行的唱片,顾客的满意度会因为文化、年龄差异社会及生活层次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顾客满意度。银行的储蓄业务,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是银行的利率,营业环境及雇员的业务素质。服务产品同有形商品一样在市场上的竞争因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差异而导致顾客的满意度不同。如银行业,各银行对于所提供的服务投入的资本和人力基本上相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质量大致相同,商品经营的效益却因为时间和地点的差异而大相径庭。例如贵州的银行和北京的银行经营效益不同,而北京的银行又不同于纽约的银行。服务产品所面对的顾客同一般有形商品的顾客有相同的特点,存在着不同的价格敏感度,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因此,假定多家服务企业在同一时空里所投入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大致相同,其所经营的效益会大致相同。然而服务产品的生产要素又不同于有形商品,但却与技术产品的生产要素相同。技术与服务产品的生产要素主要是流动资本和人力资源(人力与业务知识),有形商品的生产要素主要由固定资本,人力资源和生产技术组成。因此,顾客满意度的可变性造成服务产品的竞争力的差别。假定相同规模的服务企业在不同的地点投入相同的资本和人力来提供服务产品,由于顾客的差异,各企业的经营效益会不同。又假定在同一个地点多家服务企业投入相同的资本,面对相同的顾客进行市场竞争,企业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差异也会给各企业带来不同的经营效益。 面对相同的顾客集群,一项服务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对产品注入的资本和人力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充满竞争力的人力资本投入,比如独一无二的专业技术知识、独一无二的行业管理技术无疑会确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科学技术作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不同于服务产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作为私有财产受知识产权法律的保护,这就决定了在同一个时空内不可能出现两个或多个完全相同的科技发明参与市场竞争。

  传统贸易以商品贸易为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服务贸易为商品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品贸易的不断扩大引发了服务和技术贸易的加速。而服务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又更加促进了商品贸易的自由流通。服务和技术作为商品在20世纪80年代尚属不可贸易的商业行为。各国的餐饮酒店基本上不出国门,交通、电讯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归政府所有,开办医疗、教育、保险事业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只有运输业和国际金融业作为商品贸易的辅助行业被记入商品贸易的成本中。科学技术作为国家发展的手段受到各国政府的严格管制。服务行业中,银行、保险、证券又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特别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使得各国政府在开放金融市场方面愈加小心翼翼。在各国给予市场准入的服务行业中,行业竞争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进口国的非关税壁垒。各国采取的各种软硬措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服务商品的自由竞争。一直以来,各国对于服务行业的经营主要采取垄断和独家经营的形式,即使各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做出了市场准入的各种承诺。但是总体来看,就连发达国家也只对一半多一点的服务行业做出了市场准入的承诺,另外一小半都未做承诺(见表1)。

  服务行业进入自由竞争还只是一个新的尝试。而技术商品由于商品的独占排它特点,商品本身具有较强的垄断竞争优势,基本上不参与市场竞争。国际技术贸易面临的壁垒不是买方市场的匮乏,而是技术商品输出国政府的严格管制。因此技术商品进入自由流通的经济环境还需要世界各国进行谈判。

  美国在1997年率先对其电讯行业执行“放开管制”,使该行业进入自由竞争的市场。该政策着实给当时的市场带来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1998年,各大电讯公司为了抢占地盘,不惜血本,Bell Atlantic给顾客送百美元现金,Qwest 给顾客送双人国内往返程机票,Sprint干脆率先将价格下压。造成至今电讯业经营的成本居高不下。服务贸易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非常短,等待开放的空间还很大。

  服务与技术的国际贸易除了商业服务、通讯服务、销售服务、旅游及旅行相关的服务、娱乐文化及体育、交通服务根据国别类型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开放以外,其他服务商品和技术商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国的政策法规的制约。出口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出于对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因素考虑,对于技术商品的出口有严格的管理,发达国家所提倡的商品贸易自由化并不愿意将技术商品的贸易等同自由化,对于高科技技术商品,明文规定不许出口。而服务商品的进口,对于本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却有一定的冲击力。因此,服务商品的进口国对于服务商品的进口持不情愿的立场。比如中国的入世承诺中对于教育服务的承诺基本上属于完全开放的市场准入。而美国的入世承诺中虽然也对教育服务的市场准入给与基本上自由的承诺,可是服务行业进入美国市场参与竞争却要受到严格的行业资格审查,教师资格的认定等行业规定给市场准入造成障碍。总体来讲,技术商品的贸易壁垒主要在于出口管制,而服务商品的贸易壁垒主要来自于进口国的进口行业规定。

  世界贸易组织在贸易统计中,没有对纯技术与服务两种商品分别进行统计,而是把纯技术商品归类于服务贸易的统计中。然而,纯技术的使用主要在于提高物质商品的生产力。购买一种纯技术就如购买一种生产工具,在国际贸易中要单独确立合同。中国商务部在统计数据中已经开始将纯技术或技术有关的贸易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但是数据中也只涉及技术进口情况,没有技术出口数据。这也足以说明中国的发展对技术进口的需求情况令人关注。由于服务商品和技术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尚属新事物,服务与技术的国际贸易同传统贸易有很大区别,有关服务与技术的贸易特点将随着服务与技术贸易的完全自由化而被逐渐总结出来。

  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与WTO法典[M].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已然成为经济学院的新宠儿,目前在中职、高职、大学等多类型院校都已经开设了这一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备专业经济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优秀人才[1]。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备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与高中教育相比,其生源更广,但是由于门槛比较低,所以教学难度会比较大。市场营销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课程,中职院校要想提高该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率,就应该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体系,切实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知识实践能力,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直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都未曾改变,因此相应的也会限制其教学模式的创新,导致其教学质量已经无法达到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要求了,尤其是对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这一与市场相挂钩的课程。虽然说,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框架未发生变化,市场行情在变化,人们的消费理念在变化,所以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是一般来说,学校的教材更新速度比较慢,所以如果单纯地按照教材进行教学,是不可取的[2]。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教学中,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具体如下:①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抽象,在填鸭式教学模式下,老师单纯依靠教材进行理论知识会教学,学生难以理解,只能死记硬背,这样难免失去学习的热情;②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体系不完善。市场营销的学习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但是学校却没有抓住这一门课程的重点,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相关的实践性教学设施不完善,缺乏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学生没有机会去通过实习来体验职业环境;③课程评价制度不合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来说,采取同样的卷面考核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是不合理的,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悖。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目标明确,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双重培养。因此,学校应该以这一目标为基础,以教材为基础,合理规划教学方案,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时效性,让学生先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再根据,再根据现阶段的市场营销模式,将一些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营销策略、营销理念、营销方法纳入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点,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教材上的知识,不过是一些有关于市场营销的核心理论,例如“市场调研与分析”、“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等,这些理论知识在教材上看起来内容繁杂,抽象难懂,过多的强调理论知识点额学习,其实并不利于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太过吃力,失去学习的热情。在进行课堂教学后,可以设置一些实际性的教学任务,例如,以空调的销售为例,让学生通过多种手段调查去市场销售额,建立销售额走向图。完成这样一个任务,需要学生综合掌握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践行方案,同时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的应用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并具备了扎实的理論知识基础后,就应该跳脱出教材,去体验自己以后将会处于的职业环境,明白理论知识到现实运用的转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现实运用能力。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新型教学体系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由老师选择典型的时效性市场营销案例,经过资源共享、学生分组、案例分析讨论、成果点评等多个流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其中优秀的市场营销理念与策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提升学生对于市场营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或者是模拟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出一种市场销售的情境,分组后,以某一产品为例,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国家市场营销环境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战略,到战略的部署实施,由学生亲自体验这一流程,发现自身知识盲点,不断补充提升自己。除此之外,和可以应用探究式教学法、沙盘模拟等新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

  学生在学习完市场营销课程后,一般会通过卷面考核的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这种考核制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是极其不合理的,会误导学生养成错误的学习观念,将学习重心放在教材的钻研甚至死记硬背上。要想进课程教学改革,就不可忽略课程考核方式的变革,要想正确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应采取“课堂作业+期末考核”的评价方式,将一些实践性的课堂作业成绩纳入平时成绩考核的范围中,比如说模拟教学法的课堂表现,或者是市场调研课外实践的成绩,期末考评采用卷面考核的形式,但是要灵活出题,创新出题模式,增加讨论题的比例,增添市场营销方案制定等实践性考题,对学生的市场营销综合素质进行测评,作为总成绩的60%,剩余40%为平时成绩[3]。

  可以说,国际贸易专业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产物,而市场营销则是第三产业崛起的产物,市场营销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课程,其本质就是教导学生如何进行商业包装并将之推广销售出去,以此为企业、为合作伙伴甚至为社会创造出经济价值。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市场行情息息相关,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要掌握市场行情,培养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掌握市场调研、商品销售的策略,明确市场的供需关系。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保证就业率,因此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进入相关专业领域现场体验学习,适应自己的职场环境,掌握实用性机技能,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1]邹晓.中职教育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究——以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营销专业建设与教改为案例[J].经济师,2012,07:113.

  [2]寇小玲,孙玺.基于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4: 139-141.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三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三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三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一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三种可以归纳为一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一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零;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一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一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安博电竞,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三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二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一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四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二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三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一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一致,二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二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一方面,外贸企业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具有更高的政治素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的外贸法律法规与相关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因此,外贸企业更加注重应聘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能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法制意识,尤其是要熟知与外贸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外贸企业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具体表现在,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具有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具有商业道德与诚信意识,具有团队与协作精神,敢于吃苦、乐于奉献。

  一是高度重视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指经济管理类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如经营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与理论能力等。调查表明,86%的外贸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在招聘国际贸易大学生时更加看重一般能力,尤其看重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二是重视基础知识水平。基础知识水平是指学生掌握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水平,如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知识水平和国际贸易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水平。调查中发现,有79%的外贸企业重视英语与计算机水平,其中有65%的企业对英语与计算机水平有明确要求。三是看重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专业技术与能力,如进出口成本核算能力、公关与商务谈判技能、国际商务技能、国际结算技能、国际货物运输组织能力、函电处理与撰写能力、单据制作与结算能力等。调查中发现,52%的外贸企业重视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这些专业技能中,重视程度排前三的依次是进出口成本核算能力、函电处理与撰写能力、单据制作与结算能力。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推进企业迅速成长与做大做强的动力源泉。国际市场充满商机,外贸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随着全球网络贸易的迅速发展、商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及信息管理在商业企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外贸企业也越来越高度重视国际贸易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显示,100%的外贸企业强调国际贸易大学生应当要有创新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与方法,为企业打开市场、节约成本、提高效益;32%的外贸企业对实质性的创新“金点子”给予奖励,26%的外贸企业将实质性创新成果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依据。

  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推广新产品、寻找新客户,一般可以通过参加商品展览会、商品交易会,举办新产品会,或者通过参加政府举办的博览会等方式找到商机。然而,国际贸易人才要与国际接轨,不但要熟悉国际交易规则甚至潜规则,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活动能力和筹备组织能力。传统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性,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必须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调研结果表明,76%的外贸企业要求国际贸易学生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自2009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消退,我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尤其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外贸出口增长迅速,特别是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海外订单增长迅速,外贸企业用工量也迅速增加。但就在国际贸易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却开始出现让人困惑的外贸企业“招工难”现象,并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在2010、2011、2012年春节前后的用工高潮表现明显。调研结果表明,在外贸依存度高达300%的深圳市,2009年用工缺口达到了 12 万人;在对广州市72家规模较大的外贸企业进行的春节后用工调查中发现,有73%的企业反映预期招工“有困难”或“有一定困难”,72家企业申报空缺岗位10429个,缺工200人以上的企业37家。调查中发现,缺工突出的地区是“珠三角”和“闽东南”。广东省的缺工外贸企业中有超过 60%的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三市,而在福建省的缺工外贸企业中仅泉州市就占 53%。调查中还发现,中小型外贸企业“招工难”问题比大中型企业更严重,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如深圳外贸兴业贸易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坦言,新进的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很难适应企业相关岗位的需要,导致企业往往需要专门与相关职业院校展开联合人才培养。

  令人困惑的是,在外贸企业“招工难”的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正变得越来越大。“就业难”是我国社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的影响仍在继续,对外贸行业影响尤其巨大。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诸如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多项促进出口的政策措施,但因主要出口市场需求量下降而使此类政策收效甚微。随之而来的是外贸企业的裁员、减薪,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国际贸易形势趋冷,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形势令人堪忧。调研表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不足25%,将近一半的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毫不相干的工作。此外,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统计数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继续成为2012年就业率低、薪酬待遇低的“双低”红牌专业之一。

  当前,我国高校招生计划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培养规格设计与招生计划规模更多地只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所提供的信号来决定,致使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在就业市场上难以找到学以致用的职业;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存在专业设置调整滞后、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趋同的现象,这样很容易导致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低等问题,从而影响学生就业。如国际贸易专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甚大,继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就业压力巨增的情况下,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招生计划仍然有增无减,势必导致这些学生的就业前景甚忧。

  校企供需脱节是引发外贸企业招工难与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并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国内绝大多数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且专业课程开设同质化程度很高,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生培养数量过多,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同质化程度很高,继而造成千人一面;再加之普通高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获取、轻能力培养,造成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供过于求和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外贸企业用人需求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外贸企业从节约成本、降低用人风险的角度出发,重人才使用而轻培养,往往要求所招聘的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招来即用,而不愿意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训。这就导致了外贸企业用工要求和高职院校尤其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供需脱节矛盾,造成外贸企业招聘不到为其所需的专业人才,而国际贸易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校国贸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作的“两难”问题并存现象。

  解决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尤其是校企合作机制。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机制尚未形成。一方面,我国外贸企业大多追求短期利益与风险规避。因此,企业出于自身的短期利益目标,并不愿意为高校国际贸易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与实习平台。另一方面,在当前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绩效考评体系下,高校也缺乏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动力,导致目前的产学研合作更多的是院系与企业的自发形式,缺乏系统、长期、稳定的利益均衡与保障机制。

  一方面,高校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当前,我国在评价高校领导绩效时,过于注重学校的硬件建设、学校规模、发展速度等外在因素,往往低估或忽略了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因素,导致许多高校对人才培养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企业尤其是国企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在当前的企业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中,短期gdp增长成为压倒一切的核心评价指标,这就导致了企业追求短期内gdp增长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决策行为和人才培养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基本特征的内在矛盾,造成企业缺乏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高校要顺应时展与就业要求,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一是改革高校招生制度。要在对未来4~6年国内外市场人才需求总量、结构与层次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将人才市场需求总量、结构与层次及其变化趋势和当前不同层次高校不同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计划招生制度,使高校招生有的放。